天津大学简称天大,其前身为北洋大学,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,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,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。“甲午战争”失败后,学校在“自强之道以作育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本,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”的办学宗旨下,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,创办建设于天津,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。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,内设头等学堂(大学本科)和二等学堂(大学预科),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:律例、工程、矿务和机器。
1900年,八国联军入侵津京,学校被迫停办,后复校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库。1912年1月,“北洋大学堂”定名为“北洋大学校”,1913年定名“国立北洋大学”,1928年大学区制试行,更名为“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”,1929年,根据《大学组织法》学校更名为“国立北洋工学院”。
相关推荐专业拓展了解:天津大学设有卫津路校区、北洋园校区和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。卫津路校区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总面积136.2万平方米,北洋园校区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总面积243.6万平方米,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总面积30.9万平方米。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5370人,其中本科生18536人,硕士研究生12572人,博士研究生4262人。有专职全职教职工4896人,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。“973”首席科学家17人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奖励计划入选者65人,国家“杰出青年科学基金”获得者51人,国家“优秀青年科学基金”获得者51人,中组部“万人计划”入选者39人,教授832人。
学校坚持“强工、厚理、振文、兴医”的发展理念,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、理工结合,经、管、文、法、医、教育、艺术、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。现有64个本科专业,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,天津大学共有25个一级学科参评,进入A类学科数达到14个。其中,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A 档、4个学科进入A档(2%-5%)、9个学科进入A-档(5%-10%)。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百分之一,其中3个进入ESI前千分之一。由我校牵头培育组建的“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”成为全国首批14个“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之一。在最新一届高等教育国家级讲授成果奖评选中,由天津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成果奖7项,其中由钟登华等完成的《迈向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实践》、王静康等完成的《规范引导、协同育人、均衡发展的中国化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》2项成果获一等奖。现有国家级讲授名师奖获得者6人;国家级讲授团队9个;国家级精品科目42门;国家精品在线开放科目3门;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;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;国家级双语讲授示范科目6门;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讲授项目1项;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6个;国家级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;国家级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27种;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;国家级实验讲授示范中心7个;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讲授中心3个;全国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,是首批“国家大同学创新性实验计划”入选学校。